一週天氣
09.16
週四
|
09.17
週五
|
09.18
週六
|
09.19
週日
|
09.20
週一
|
09.21
週二
|
09.22
週三
|
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溫度 |
25 ° / 31 °
|
23 ° / 32 °
|
23 ° / 32 °
|
23 ° / 32 °
|
24 ° / 32 °
|
23 ° / 32 °
|
23 ° / 32 °
|
體感 溫度 |
29 ° / 37 ° | 27 ° / 38 ° | 28 ° / 37 ° | 27 ° / 38 ° | 27 ° / 39 ° | 27 ° / 38 ° | 27 ° / 37 ° |
降雨 機率 |
40 % | 20 % | 20 % | - | - | - | - |
相對 濕度 |
85 % | 87 % | 88 % | 86 % | 87 % | 82 % | 83 % |
風向 風速 |
2
西南風
|
2
偏西風
|
2
西南風
|
2
偏西風
|
2
偏西風
|
2
偏西風
|
2
偏西風
|
紫外線 指數 |
8
過量級
|
9
過量級
|
9
過量級
|
10
過量級
|
9
過量級
|
9
過量級
|
9
過量級
|
日出 日落 |
|
|
|
|
|
|
|
資料來源:中央氣象局|預報地點:花蓮縣壽豐鄉 |更新時間:2021/09/16 11:17
步道資訊
步道分級
難度等級 |
|
|
|
|
|
|
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適合對象 | 一般大眾 | 一般大眾 | 體力稍佳者 | 初級登山者,體力佳且有初步地圖判讀能力者 | 體力佳並具地圖判讀及野外求生能力者 | 已受訓登山者 | 已受訓登山者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海拔高度 | 坡度平緩地區 | 位於遊憩區域、鄰近聚落或海拔約 1,000 公尺上下 | 位於遊憩區域、鄰近聚落或海拔約 1,000 ~2,000 公尺間 | 較為偏遠區域或海拔約2,000~3,000公尺上下 | 較為偏遠區域、偏遠荒野或海拔約 3,000 公尺以上 | 較為偏遠區域、偏遠荒野或海拔約 3,000 公尺以上 | 偏遠荒野或海拔約3,000公尺以上山區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所需時間 | 約半天至1天 | 約半天至1天 | 1 天以內 | 1 天或以上,須有過夜準備 | 1-3 天 | 3 天以上 | 3天以上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所需裝備 | 輕裝(帶水或少許糧食) | 輕裝(帶水或少許糧食) | 輕裝(帶水與適量糧食即可) | 需過夜即應有齊全之裝備(包括飲水、食物、地圖、禦寒衣物、急救藥品等) 如有管制需事先申請許可 | 登山裝備需俱全(包括糧食、飲水、煮食設備、地圖、禦寒衣物、照明設備、睡袋、帳棚等) 如有管制需事先申請許可 | 登山裝備需俱全(包括糧食、飲水、煮食設備、地圖、禦寒衣物、照明設備、睡袋、帳棚等) 如有管制需事先申請許可 | 登山裝備需俱全(包括糧食、飲水、煮食設備、地圖、禦寒衣物、照明設備、睡袋、帳棚等) 如有管制需事先申請許可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詳細說明 | 步道平整、設施良好、坡度平緩且可供無障礙輔具或嬰幼兒車通行者。 | 為交通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,坡度較平緩,且設施完善,路面平整易行,約半天至一天內即可完成。 | 為交通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,坡度稍陡,或有少數困難路段,但設施完善,路面平整,約一天內可完成。 | 偏遠或部分路段需經過應申請之區域。部分路段路況較差,坡度較陡,但具基本設施。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。 | 偏遠或部分路段需經過應申請之區域。位於高海拔(約3,000公尺以上)山區,步道路況較原始,坡度較陡,具部分困難及危險路段,氣候變化大。路程約二至三天,宜有相當經驗者帶領。 | 交通不便且多位於應申請之區域。位於高海拔(約3,000公尺以上)山區,步道路況不佳,深入原始地區,有許多困難及危險路段,坡度陡,氣候變化大。路程需約三天或以上,宜有專業人員帶領。 | 1. 積雪(冰)之第三 、第四或第五級步道。 2. 非正式步道,無明確路基或路徑,屬原始山徑、古道遺跡、探勘或技術攀登等特殊路線。 |
難度等級
適合對象
一般大眾
海拔高度
坡度平緩地區
所需時間
約半天至1天
所需裝備
輕裝(帶水或少許糧食)
詳細說明
步道平整、設施良好、坡度平緩且可供無障礙輔具或嬰幼兒車通行者。
難度等級
適合對象
一般大眾
海拔高度
位於遊憩區域、鄰近聚落或海拔約 1,000 公尺上下
所需時間
約半天至1天
所需裝備
輕裝(帶水或少許糧食)
詳細說明
為交通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,坡度較平緩,且設施完善,路面平整易行,約半天至一天內即可完成。
難度等級
適合對象
體力稍佳者
海拔高度
位於遊憩區域、鄰近聚落或海拔約 1,000 ~2,000 公尺間
所需時間
1 天以內
所需裝備
輕裝(帶水與適量糧食即可)
詳細說明
為交通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,坡度稍陡,或有少數困難路段,但設施完善,路面平整,約一天內可完成。
難度等級
適合對象
初級登山者,體力佳且有初步地圖判讀能力者
海拔高度
較為偏遠區域或海拔約2,000~3,000公尺上下
所需時間
1 天或以上,須有過夜準備
所需裝備
需過夜即應有齊全之裝備(包括飲水、食物、地圖、禦寒衣物、急救藥品等)
如有管制需事先申請許可
詳細說明
偏遠或部分路段需經過應申請之區域。部分路段路況較差,坡度較陡,但具基本設施。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。
難度等級
適合對象
體力佳並具地圖判讀及野外求生能力者
海拔高度
較為偏遠區域、偏遠荒野或海拔約 3,000 公尺以上
所需時間
1-3 天
所需裝備
登山裝備需俱全(包括糧食、飲水、煮食設備、地圖、禦寒衣物、照明設備、睡袋、帳棚等)
如有管制需事先申請許可
詳細說明
偏遠或部分路段需經過應申請之區域。位於高海拔(約3,000公尺以上)山區,步道路況較原始,坡度較陡,具部分困難及危險路段,氣候變化大。路程約二至三天,宜有相當經驗者帶領。
難度等級
適合對象
已受訓登山者
海拔高度
較為偏遠區域、偏遠荒野或海拔約 3,000 公尺以上
所需時間
3 天以上
所需裝備
登山裝備需俱全(包括糧食、飲水、煮食設備、地圖、禦寒衣物、照明設備、睡袋、帳棚等)
如有管制需事先申請許可
詳細說明
交通不便且多位於應申請之區域。位於高海拔(約3,000公尺以上)山區,步道路況不佳,深入原始地區,有許多困難及危險路段,坡度陡,氣候變化大。路程需約三天或以上,宜有專業人員帶領。
難度等級
適合對象
已受訓登山者
海拔高度
偏遠荒野或海拔約3,000公尺以上山區
所需時間
3天以上
所需裝備
登山裝備需俱全(包括糧食、飲水、煮食設備、地圖、禦寒衣物、照明設備、睡袋、帳棚等)
如有管制需事先申請許可
詳細說明
1. 積雪(冰)之第三 、第四或第五級步道。
2. 非正式步道,無明確路基或路徑,屬原始山徑、古道遺跡、探勘或技術攀登等特殊路線。
車輛可到達入口
O:小客車、乙類中巴、甲類大巴
所屬山系
中央山脈-亞干山支脈
管轄單位
花蓮分署
海拔高度
130 ~ 601 公尺
聯絡電話
南華工作站:(03)8527526
高度落差
471 公尺
山屋營地
無
步道全長
11.2 公里
入山申請
否
步道型態
環狀
途經自然保護區 / 保留區
否
路面狀況
階梯、碎石
地質敏感區範圍
否
建議時間
一天
土石流潛勢範圍
否
詳細路線
出入口 / 三角點
手機可通訊點
物種觀察(取自 iNaturalist)
出入口 / 三角點
手機可通訊點
物種觀察(取自 iNaturalist)
路線1-「賞鳥步道」、「登山步道」(主步道):
1.潭南停車場→【15分】→ 2.步道入口→【8分】→ 3.養心亭→【18分】→ 4.岔路(右下往出口)→【25分】→ 5.石梯口→【12分】→ 6.主稜→【10分】→ 7.觀景台(海拔601公尺)→【5分】→ 8.飛行傘場地→【5分】→ 9.轉播站岔路右下→【18分】→ 10.出口階梯起點→【18分】→ 11.途中觀景台→【25分】→12.出口→【10分】→ 13.潭南停車場。路線2-「遠眺步道」(接志學):
1.潭南停車場→【15分】→ 2.步道入口→【8分】→ 3.養心亭→【18分】→ 【47分】→ 4.觀景台(海拔601公尺)→【20分】→ 5. 叉路直行(左下為環潭公路線) → 【20分】→ 6.觀景台→【40分】→ 7.出口接台9線。路線3-「環潭公路步道」(接環潭公路):
1.潭南停車場→【15分】→ 2.步道入口→【8分】→ 3.養心亭→【18分】→ 【47分】→ 4.觀景台(海拔601公尺)→【20分】→ 5. 叉路左下(直行為志學線)→ 【15分】→ 6.板根樹→【15分】→ 7.涼亭→ 【20分】→ 6.出口接環潭公路。
1.潭南停車場→【15分】→ 2.步道入口→【8分】→ 3.養心亭→【18分】→ 4.岔路(右下往出口)→【25分】→ 5.石梯口→【12分】→ 6.主稜→【10分】→ 7.觀景台(海拔601公尺)→【5分】→ 8.飛行傘場地→【5分】→ 9.轉播站岔路右下→【18分】→ 10.出口階梯起點→【18分】→ 11.途中觀景台→【25分】→12.出口→【10分】→ 13.潭南停車場。路線2-「遠眺步道」(接志學):
1.潭南停車場→【15分】→ 2.步道入口→【8分】→ 3.養心亭→【18分】→ 【47分】→ 4.觀景台(海拔601公尺)→【20分】→ 5. 叉路直行(左下為環潭公路線) → 【20分】→ 6.觀景台→【40分】→ 7.出口接台9線。路線3-「環潭公路步道」(接環潭公路):
1.潭南停車場→【15分】→ 2.步道入口→【8分】→ 3.養心亭→【18分】→ 【47分】→ 4.觀景台(海拔601公尺)→【20分】→ 5. 叉路左下(直行為志學線)→ 【15分】→ 6.板根樹→【15分】→ 7.涼亭→ 【20分】→ 6.出口接環潭公路。
行前須知
旅遊指南
特色景觀

春櫻秋楓 四季風情
照片提供|葉品妤
循森林浴場之賞鳥步道(主步道)起登,約200公尺至養心亭,春天山櫻盛開時,紅綠相間交織如彩;秋季楓香變黃,別有蕭瑟的。續循賞鳥步道而行,穿梭在蓊鬱林下,過芭蕉林後視野漸趨開闊,俯瞰山光水色、碧波萬頃的鯉魚潭。

山頂好視野 美景收眼底
照片提供|葉品妤
步道最高點是海拔6百公尺的觀景台,有360度的視野,木瓜山直竄天際壯闊巍峨的山容,海岸山脈蔘嵯起伏的山巒疊翠,縱谷間綠野平疇悠然的村野景觀瓜山盡收眼底。
自然人文

植物資源
照片提供|葉品妤
鯉魚山全區屬低海拔闊葉林,因日治時期開始造林及早期人為的開發,因此有為數不少的光臘樹、桉樹、楓香及香蕉樹等,底層則以蕨類、鴨掌海棠、咬人貓、姑婆竽等較為常見。受鯉魚潭水氣蒸氳的影響,所以環境相對潮濕,筆筒樹、著生植物及蕈類也特別茂盛。
鳥類資源
鳥類資源豐富,計有五色鳥、白耳畫眉、台灣藍鵲、夜鷺、紅嘴黑鵯、山椒鳥、五色鳥、蒼鷺、澤鳧及小白鷺等近20種。
.jpg)
螢火蟲資源
照片提供|陳美彤
鯉魚山常見的螢火蟲包括黑翅螢、大端黑螢和蓬萊短角窗螢,4、5月螢火蟲大發生時,林務局、觀光局及及縣政府都會在這段期間聯合舉辦賞螢活動,透過解說動讓民眾瞭解螢火蟲的生態及維護棲地環境的重要。

鯉魚山步道群
照片提供|葉品妤
鯉魚潭南北最長1.6公里、東西最寬930公尺,面積約104公頃,為花蓮地區最大的內陸湖泊,是木瓜溪及花蓮溪支流因河川襲奪所形成的堰塞湖,湖水源自終年不竭的地底湧泉,潔淨清澈,水位依季節變化,西淺東深,最深處達8公尺。
特色物種
順遊景點

米棧古道
為聯絡水璉和壽豐的要道。早年水璉地區的居民,必須仰賴米棧古道翻山越嶺、將農產品挑至米棧集中,用渡船、牛車載運過花蓮溪到壽豐與花蓮來販售,其中最大宗的貨物是稻米,因此有了「米棧」這個名稱。
查看更多

七星潭
位於花蓮市區東北方,從前原為沼澤地,清光緒年間的臺灣圖中即有記載此地零星小湖泊。雖名為潭,但實際上為一個灣澳,突出於美崙鼻的一側,據傳因在此地觀察北斗七星最為明亮之故而得名。曾是花蓮發展定置漁業最興盛的地方。


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
為早年木材轉運站,現設有林業陳列館及伐木機具展示館,解說台灣林業的演變,並保存著伐木時期機關車等鄉關機械設備;區內林木蓊鬱,另有森林浴步道、蹦蹦車、健康涉水步道、提供遊客多功能的遊園活動。
查看更多

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
花東兩縣位於臺灣東部,由於自然環境優美,民風淳樸,環境未受污染,具有獨特的自然及人文景觀,觀光遊憩資源極為豐富。花東縱谷線的觀光旅遊活動,最大的特色是體驗東臺灣的產業、平野幽谷之風情。由於縱谷線本身所具備之產業、地景、田園、人文、聚落等資源,讓旅途不只可以獲得鄉野休憩的舒適,還可進一步享受知性地、學習性的深刻樂趣。整個花東縱谷沿線景點包括有卑南利吉地區、初鹿地區、鹿野延平地區、關山海端地區、池上富里地區、玉里卓溪地區、瑞穗萬榮地區、光復鳳林地區、壽豐地區等。
查看更多
旅遊建議
搭配花蓮附近景點安排1-2日行程
山友分享
以下內容為
健行筆記
網友心得,不代表台灣山林悠遊網立場。

花蓮鯉魚山(賞鳥步道)
洪進祿|2024-11-29 發表
位於壽豐鄉鯉魚潭旁的鯉魚山海拔601公尺(小百岳編號89)是花蓮市郊三座小百岳之一,鯉魚山登山步道路線甚多,有賞鳥步道/觀景步道/登山步道…等,從潭邊賞鳥步道登山口上登約1小時左右即可攻頂...
查看更多

隱藏性格心理測驗!探索你是何種山林系動物
劉健罃|2024-08-01 發表
參加無痕山林心理測驗,分享結果就有機會免費參加歐都納無痕山林! 想知道自己的個性與山林中的哪個動物最像嗎?今年歐都納重磅推出全新無痕山林線上心理測驗,讓山友們在趣味中探索自己的山林...
查看更多

240709-四登小百岳089鯉魚山。美美兔午後4點半走登鯉魚山舒適感十足。
美美兔走山趣|2024-07-18 發表
20240709-即使蘇花公路令人卻步,也嚇阻不了我這位後山女婿兼觀光人力挺花蓮的決心。從南迴轉進花東最好走;沒有觀光公害的七星潭更亮眼;午後4點半走登鯉魚山舒適感十足。#為花蓮觀光打氣#...
查看更多

鯉魚山:失去家園的七腳川社人
邱求慧|2024-06-11 發表
受到四三地震的影響,花蓮的六月份住房率竟雪崩地下滑至僅8%,但其實多數地區還是安全無虞的,希望大家有機會還是可到花東旅遊,今天我就特別向大家介紹花蓮的鯉魚山。鯉魚山位於花蓮壽豐鄉,因為山的...
查看更多
悠遊周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