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東縣海端鄉
關山嶺山步道
關山嶺山、塔關山以及庫哈諾辛山合稱「南橫三星」,屬於中央山脈中段之末,位處玉山國家公園範圍內,其中登山口位於南橫公路大關山隧道旁的關山嶺山,是南橫三星中最容易攀登的山峰,為台灣百岳之一。
步道沿途高海拔森林植被及地形景觀多樣壯闊,無論是高聳入天際的鐵杉林、雲杉林,傲然挺立的白木林,或是演替初期的玉山箭竹草原,都詮釋著台灣高山生態的豐饒與活力,就在步道旁的峭壁裸岩間,便可看到綠色植群正以最大的可能擴展生命版圖。稜線上的展望極佳,可以眺望庫哈諾辛山與關山,山頂更是觀賞關山大崩壁的最佳的地方。
步道沿途高海拔森林植被及地形景觀多樣壯闊,無論是高聳入天際的鐵杉林、雲杉林,傲然挺立的白木林,或是演替初期的玉山箭竹草原,都詮釋著台灣高山生態的豐饒與活力,就在步道旁的峭壁裸岩間,便可看到綠色植群正以最大的可能擴展生命版圖。稜線上的展望極佳,可以眺望庫哈諾辛山與關山,山頂更是觀賞關山大崩壁的最佳的地方。
一週天氣
09.16
週四
|
09.17
週五
|
09.18
週六
|
09.19
週日
|
09.20
週一
|
09.21
週二
|
09.22
週三
|
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溫度 |
23 ° / 29 °
|
22 ° / 30 °
|
22 ° / 30 °
|
22 ° / 30 °
|
22 ° / 30 °
|
22 ° / 30 °
|
22 ° / 30 °
|
體感 溫度 |
27 ° / 34 ° | 25 ° / 35 ° | 25 ° / 35 ° | 25 ° / 35 ° | 25 ° / 35 ° | 25 ° / 34 ° | 25 ° / 35 ° |
降雨 機率 |
70 % | 20 % | 20 % | - | - | - | - |
相對 濕度 |
87 % | 89 % | 86 % | 86 % | 86 % | 85 % | 86 % |
風向 風速 |
2
東南風
|
2
西北風
|
2
西北風
|
2
西北風
|
2
西北風
|
2
西北風
|
2
西北風
|
紫外線 指數 |
9
過量級
|
9
過量級
|
10
過量級
|
10
過量級
|
10
過量級
|
10
過量級
|
10
過量級
|
日出 日落 |
|
|
|
|
|
|
|
資料來源:中央氣象局|預報地點:臺東縣海端鄉 |更新時間:2021/09/16 11:17
步道資訊
交通方式
交通路況查詢
第三區養護工程處(台東工務段) 089-325073 臺東市光明路38號
交通路況查詢
第三區養護工程處(甲仙工務段) 07-6751014 高雄縣甲仙鄉東安村文化路13號
交通路況查詢
第三區養護工程處(關山工務段) 089-811024 臺東縣關山鎮和平路105號
西部路線
由國道3號官田系統轉走84號快速道路至玉井後接台3線及台20線共線道路往北寨、南化,沿途經過甲仙、寶來、桃源、梅山、天池最後到達埡口,關山嶺山步道登山口即位在埡口旁邊。
住宿資訊
救國團梅山青年活動中心 07-6866166 高雄縣桃源鄉梅山村55號
住宿資訊
天池招待所 06-5747484 20號省道135公里處
住宿資訊
救國團口山莊 07-686-6166 台東縣海端鄉利稻村3鄰埡口5號
住宿資訊
利稻警光山莊 089-938064 台東縣海端鄉利稻村文化路2號
東部路線
行走台9線,於台東縣池上鄉附近轉走台20甲線前行約5公里,接著轉台20線即進入南部橫貫公路,於南部橫貫公路146公里處到達埡口,關山嶺山步道登山口即位在埡口旁邊。
無
無
步道分級
難度等級 |
|
|
|
|
|
|
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適合對象 | 一般大眾 | 一般大眾 | 體力稍佳者 | 初級登山者,體力佳且有初步地圖判讀能力者 | 體力佳並具地圖判讀及野外求生能力者 | 已受訓登山者 | 已受訓登山者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海拔高度 | 坡度平緩地區 | 位於遊憩區域、鄰近聚落或海拔約 1,000 公尺上下 | 位於遊憩區域、鄰近聚落或海拔約 1,000 ~2,000 公尺間 | 較為偏遠區域或海拔約2,000~3,000公尺上下 | 較為偏遠區域、偏遠荒野或海拔約 3,000 公尺以上 | 較為偏遠區域、偏遠荒野或海拔約 3,000 公尺以上 | 偏遠荒野或海拔約3,000公尺以上山區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所需時間 | 約半天至1天 | 約半天至1天 | 1 天以內 | 1 天或以上,須有過夜準備 | 1-3 天 | 3 天以上 | 3天以上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所需裝備 | 輕裝(帶水或少許糧食) | 輕裝(帶水或少許糧食) | 輕裝(帶水與適量糧食即可) | 需過夜即應有齊全之裝備(包括飲水、食物、地圖、禦寒衣物、急救藥品等) 如有管制需事先申請許可 | 登山裝備需俱全(包括糧食、飲水、煮食設備、地圖、禦寒衣物、照明設備、睡袋、帳棚等) 如有管制需事先申請許可 | 登山裝備需俱全(包括糧食、飲水、煮食設備、地圖、禦寒衣物、照明設備、睡袋、帳棚等) 如有管制需事先申請許可 | 登山裝備需俱全(包括糧食、飲水、煮食設備、地圖、禦寒衣物、照明設備、睡袋、帳棚等) 如有管制需事先申請許可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詳細說明 | 步道平整、設施良好、坡度平緩且可供無障礙輔具或嬰幼兒車通行者。 | 為交通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,坡度較平緩,且設施完善,路面平整易行,約半天至一天內即可完成。 | 為交通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,坡度稍陡,或有少數困難路段,但設施完善,路面平整,約一天內可完成。 | 偏遠或部分路段需經過應申請之區域。部分路段路況較差,坡度較陡,但具基本設施。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。 | 偏遠或部分路段需經過應申請之區域。位於高海拔(約3,000公尺以上)山區,步道路況較原始,坡度較陡,具部分困難及危險路段,氣候變化大。路程約二至三天,宜有相當經驗者帶領。 | 交通不便且多位於應申請之區域。位於高海拔(約3,000公尺以上)山區,步道路況不佳,深入原始地區,有許多困難及危險路段,坡度陡,氣候變化大。路程需約三天或以上,宜有專業人員帶領。 | 1. 積雪(冰)之第三 、第四或第五級步道。 2. 非正式步道,無明確路基或路徑,屬原始山徑、古道遺跡、探勘或技術攀登等特殊路線。 |
難度等級
適合對象
一般大眾
海拔高度
坡度平緩地區
所需時間
約半天至1天
所需裝備
輕裝(帶水或少許糧食)
詳細說明
步道平整、設施良好、坡度平緩且可供無障礙輔具或嬰幼兒車通行者。
難度等級
適合對象
一般大眾
海拔高度
位於遊憩區域、鄰近聚落或海拔約 1,000 公尺上下
所需時間
約半天至1天
所需裝備
輕裝(帶水或少許糧食)
詳細說明
為交通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,坡度較平緩,且設施完善,路面平整易行,約半天至一天內即可完成。
難度等級
適合對象
體力稍佳者
海拔高度
位於遊憩區域、鄰近聚落或海拔約 1,000 ~2,000 公尺間
所需時間
1 天以內
所需裝備
輕裝(帶水與適量糧食即可)
詳細說明
為交通容易到達之開放性步道,坡度稍陡,或有少數困難路段,但設施完善,路面平整,約一天內可完成。
難度等級
適合對象
初級登山者,體力佳且有初步地圖判讀能力者
海拔高度
較為偏遠區域或海拔約2,000~3,000公尺上下
所需時間
1 天或以上,須有過夜準備
所需裝備
需過夜即應有齊全之裝備(包括飲水、食物、地圖、禦寒衣物、急救藥品等)
如有管制需事先申請許可
詳細說明
偏遠或部分路段需經過應申請之區域。部分路段路況較差,坡度較陡,但具基本設施。路程為一天或一至三天。
難度等級
適合對象
體力佳並具地圖判讀及野外求生能力者
海拔高度
較為偏遠區域、偏遠荒野或海拔約 3,000 公尺以上
所需時間
1-3 天
所需裝備
登山裝備需俱全(包括糧食、飲水、煮食設備、地圖、禦寒衣物、照明設備、睡袋、帳棚等)
如有管制需事先申請許可
詳細說明
偏遠或部分路段需經過應申請之區域。位於高海拔(約3,000公尺以上)山區,步道路況較原始,坡度較陡,具部分困難及危險路段,氣候變化大。路程約二至三天,宜有相當經驗者帶領。
難度等級
適合對象
已受訓登山者
海拔高度
較為偏遠區域、偏遠荒野或海拔約 3,000 公尺以上
所需時間
3 天以上
所需裝備
登山裝備需俱全(包括糧食、飲水、煮食設備、地圖、禦寒衣物、照明設備、睡袋、帳棚等)
如有管制需事先申請許可
詳細說明
交通不便且多位於應申請之區域。位於高海拔(約3,000公尺以上)山區,步道路況不佳,深入原始地區,有許多困難及危險路段,坡度陡,氣候變化大。路程需約三天或以上,宜有專業人員帶領。
難度等級
適合對象
已受訓登山者
海拔高度
偏遠荒野或海拔約3,000公尺以上山區
所需時間
3天以上
所需裝備
登山裝備需俱全(包括糧食、飲水、煮食設備、地圖、禦寒衣物、照明設備、睡袋、帳棚等)
如有管制需事先申請許可
詳細說明
1. 積雪(冰)之第三 、第四或第五級步道。
2. 非正式步道,無明確路基或路徑,屬原始山徑、古道遺跡、探勘或技術攀登等特殊路線。
車輛可到達入口
X:小客車、乙類中巴、甲類大巴
所屬山系
中央山脈
管轄單位
台東分署
海拔高度
2,722 ~ 3,176 公尺
聯絡電話
關山工作站:(089)811020
高度落差
454 公尺
山屋營地
無
步道全長
-
入山申請
否
步道型態
線型單向
途經自然保護區 / 保留區
否
路面狀況
土徑步道、岩壁。
地質敏感區範圍
是
,
山崩與地滑
建議時間
一天
土石流潛勢範圍
否
詳細路線
行前須知
攜帶寵物規範
攜帶寵物請妥善繫繩,或置於提籠、提袋、推車內,以避免寵物追逐、驚嚇野生動物,並請隨手清理排遺,不接觸野生動物。
陡峭碎石坡攀爬注意
需要攀爬以及拉繩,陡坡較多,老人、幼兒、孕婦不宜。部分路段為陡峭的碎石坡,行走時需分批上爬,以免遭滾落的石頭砸中。
結伴同行勿走捷徑
為保障您的安全,請結伴同行,遵循指標,勿走捷徑或自闢路線,並請勿脫隊獨行。
攜帶定位系統及通訊裝備
登山健行請妥善規劃行程及攜帶足夠裝備、糧食,建議應攜帶全球衛星定位系統(GPS)及通訊裝備如:衛星電話、手機、無線電或有衛星定位功能之裝備如:個人定位追蹤器(PLB)等,並應攜帶足夠使用之電池,以保障緊急通訊聯絡。
快速通過危險處
山區路況不穩定,請勿在崩塌地或落石地區等危險處停留或拍照,並隨時注意自身安全。
建議辦妥登山保險
山區活動有一定風險,建議出發前應自行辦妥登山保險。(註:一般旅遊平安險不一定包含登山事故,投保前建議詳閱保單內容,有關登山保險請參考下列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之新聞稿說明,擇合適保單投保)
老人、幼兒、孕婦不宜
需要攀爬以及拉繩,陡坡較多,老人、幼兒、孕婦不宜。
旅遊指南
特色景觀

我向高山低頭
照片提供|台東分署
步道全程雖僅1.5公里,但單程爬升近450公尺,部分路段為陡峭,且需攀爬峭壁石岩,拉扶繩索上下,行程並不輕鬆。這條步道爬坡陡升至步道0.5公里處,即開始行走於峻峭而視野開闊的稜線上,「雲在山中游,山在雲裡走」的高山壯麗景色盡入眼底。

行走步道需謹慎
照片提供|台東分署
由於山徑崎嶇陡峭,行走這條美麗的百岳步道需相當謹慎,在步道0.5公里不遠處,立有「故許公阿送岳友遇難紀念碑」,紀念當年不慎墜落山谷而殉難的山友,也提醒遊客在攀爬此山時需謹慎腳步、留意安全。

標高3176公尺的三角點
照片提供|台東分署
步道沿途高海拔森林植被及地形景觀多樣壯闊,無論是高聳入天際的鐵杉林、雲杉林,傲然挺立的白木林,或是演替初期的玉山箭竹草原,都詮釋著台灣高山生態的豐饒與活力,就在步道旁的峭壁裸岩間,便可看到綠色植群正以最大的可能擴展生命版圖。
自然人文

玉山杜鵑
玉山杜鵑又名森氏杜鵑,為杜鵑花屬中海拔分布最高的物種,素有高山花魁的美名,海拔1,900~3,800公尺山區均可見它的蹤跡。主要分布於中高海拔的裸岩稜脊、陡坡或灌叢林帶,為樹幹枝椏分歧度大的灌木或小喬木,有時為了適應嚴寒、乾旱和貧瘠的生長環境,植株會長得較為低矮,甚至平貼地面,葉片也顯得硬厚且表面覆有蠟質,於強風吹襲處,葉緣更呈現反捲以減少水分蒸散。
金翼白眉, 又稱為玉山噪眉、四眉,為台灣特有種,主要分布於中高海拔山區的灌叢中或是森林底層,是台灣分布海拔最高的畫眉科鳥類。金翼白眉對於食物的選擇十分多元,除了植物的果實及昆蟲外,也會撿食人類所丟棄的殘餚垃圾,為避免牠對人類食物出現依賴,請別忘了要將垃圾隨您的腳步一起帶下山喔!
特色物種

臺灣二葉松;黃山松

拍攝者:陳育賢
提供者:臺灣物種名錄(TaiBNET)
授權方式:CC by by-nc 4.0
臺灣二葉松;黃山松
春
夏
秋
冬
物種描述
常綠大喬木。樹幹通直,樹皮灰褐色,縱向溝裂;枝條具凸起之葉枕。葉針形,2針一束,偶3針一束,橫切面半圓形,具樹酯溝4~7。花單性,雌雄同株;雄花長圓柱形,黃色;雌花三角圓錐形,淡紫色。毬果卵狀長橢圓形,長5~8cm,徑3~4﹒5cm,果鱗長橢圓狀矩形,鱗臍無刺;種子具1刀狀翅。
分佈情形
台灣低至高海拔之次生林忠,中國南部等。
作者:何偉真, 林德勳, 謝昌衛, 黃雯雯
提供者:台灣野生藥用植物圖鑑
授權方式:CC by by-nc 4.0

臺灣鐵杉;油松

拍攝者:陳育賢
提供者:臺灣物種名錄(TaiBNET)
授權方式:CC by by-nc 4.0
臺灣鐵杉;油松
春
夏
秋
冬
物種描述
喬木高可達50 m。葉線形,長0.4-1.5 cm,寬1.2-2 mm。球果長1.7-2.5 cm;種鱗扁圓形,外露部分有縱條紋。
分佈情形
中央山脈中高海拔山區,與闊葉樹或其他針葉樹混生,或成純林。
作者:楊遠波, 劉和義, 呂勝由
提供者: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
授權方式:CC by by-nc 4.0

玉山箭竹;玉山竹

拍攝者: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五卷
提供者: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
授權方式:CC by by-nc 4.0
玉山箭竹;玉山竹
春
夏
秋
冬
物種描述
特徵如屬。
分佈情形
自生種,中至高海拔之開闊地或森林中。
作者:楊遠波, 劉和義, 林讚標
提供者: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
授權方式:CC by by-nc 4.0

玉山抱莖籟簫

拍攝者:陳育賢
提供者:臺灣物種名錄(TaiBNET)
授權方式:CC by by-nc 4.0
玉山抱莖籟簫
夏
物種描述
植株高15-40 cm,基部常木質化,全株被毛,分枝平臥或斜倚狀。葉狹線形或長橢圓形,葉基半抱莖,葉緣常反捲,葉下表面密被白色綿毛,上表面綠色,疏毛或密被毛。頭花半球形,密生,繖房狀排列。總苞片覆瓦狀排列,最外層苞片常略呈紫色。
分佈情形
廣泛分佈於中至高海拔之向陽處。
作者:劉和義, 楊遠波, 施炳霖, 呂勝由
提供者: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
授權方式:CC by by-nc 4.0

玉山石竹

拍攝者:陳育賢
提供者:臺灣物種名錄(TaiBNET)
授權方式:CC by by-nc 4.0
玉山石竹
夏
物種描述
多年生草本。株高20~40cm;莖直立,叢生狀。單葉,對生;線形;長2~5cm,寬0﹒1~0﹒4cm;基部抱莖,先端銳尖。花兩性,單生或聚繖花序,腋生或頂生,基部具4苞片;花萼圓柱形筒狀,長1﹒5~2cm;花瓣5,粉紅色,卵圓形,剪裂細絲狀,具長爪。蒴果圓柱狀。
分佈情形
特產台灣中、高海拔山區之空曠地。
作者:何偉真, 林德勳, 謝昌衛, 張世良, 黃雯雯
提供者:台灣野生藥用植物圖鑑
授權方式:CC by by-nc 4.0

玉山杜鵑

拍攝者:陳育賢
提供者:臺灣物種名錄(TaiBNET)
授權方式:CC by by-nc 4.0
玉山杜鵑
夏
物種描述
灌木;小枝堅直,被灰或銹色絨毛。葉革質,長2-8 cm,寬1.5-3.5 cm,基部常圓或略心形,偶漸狹。幼葉下表面常被銹或灰色絨毛,不久即脫落;葉柄扁平,被毛或光滑。花10-20朵頂生成繖房狀 (近繖形),白色;雄蕊10。
分佈情形
特有種,高海拔地區開闊地或林緣。
作者:劉和義, 楊遠波, 施炳霖, 呂勝由
提供者: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
授權方式:CC by by-nc 4.0

紅毛杜鵑

拍攝者:台灣樹木誌
提供者: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
授權方式:CC by by-nc 4.0
紅毛杜鵑
夏
物種描述
木;幼枝細軟,密被灰色或褐色伏毛。葉卵狀披針形至長橢圓狀披針形,長1-4 cm,寬0.5-1.7 cm,邊緣略反捲,上表面深綠色,下表面沿脈被灰或褐色刺毛;葉柄長約1 cm,被伏毛。花粉紅色;雄蕊9或10。
分佈情形
特有種,中央山脈中高海拔開闊地。
作者:劉和義, 楊遠波, 施炳霖, 呂勝由
提供者: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
授權方式:CC by by-nc 4.0

玉山佛甲草;日本景天

拍攝者:周敬庭
提供者:臺灣物種名錄(TaiBNET)
授權方式:CC by by-nc 4.0
玉山佛甲草;日本景天
夏
物種描述
多年生草本。葉密集互生,橢圓形,肉質,全緣,長5 - 8 mm,寬1 - 2 mm,葉尖銳狀至鈍狀,葉基楔形。花黃色,聚繖花序;萼片不等長。果實直立。
分佈情形
特有種。全島中高海拔裸露岩石。
作者:劉和義, 楊遠波, 施炳霖, 呂勝由
提供者: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
授權方式:CC by by-nc 4.0

高山薔薇

拍攝者:呂勝由
提供者: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
授權方式:CC by by-nc 4.0
高山薔薇
夏
秋
物種描述
莖具成對或散生刺。小葉 5 - 7,稀3,橢圓或長橢圓形,長0.4 - 2.5 cm。花單生,成對或3 - 5朵成聚繖花序;萼片上表面被絨毛,下表面被腺毛及毛,邊緣剪裂狀及具腺毛。
分佈情形
中央山脈高海拔荒野地。
作者:劉和義, 楊遠波, 施炳霖, 呂勝由
提供者: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
授權方式:CC by by-nc 4.0
順遊景點
鄰近景點
埡口、嘉明湖、向陽國家森林遊樂區、利稻部落、碧山溫泉、栗松溫泉、天龍吊橋、天龍古道、新武呂溪保護區。
悠遊周邊